Time:2022/8/5 16:54:41关注:217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网上办理预约电话||中医神经内科裘昌林 ||网上代挂号网上挂号:18768138470裘昌林 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执业经历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社会兼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肌病学组顾问,“裘昌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特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研制的马钱子胶囊制剂已获得国家专利,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着重开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老年性痴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急性脊髓炎等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收到一定疗效。科教成果:培养继承人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裘昌林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领域:[展开全部]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执业经历: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善于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已经形成较强的专科、专病、专药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对神经系统的不少疑难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的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收到显著的疗效。从医30余年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及论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原创祝您健康祝您健康杂志收录于合集#生活常识27个 康康的一位前辈,最近碰上了麻烦。 这段时间,他经常做噩梦,有时1周会做好几个的噩梦,而且会说梦话、挥手打人,搞得妻子不胜其烦。 为了改善睡眠问题,他去医院就诊,打算开一些助睡眠的药物。 没想到,医生却说,他可能是一个“准帕金森”患者。 这就有点吓人了。 他说,自己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做个噩梦还能整出这么个大麻烦来?这种噩梦很特别 我们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 比如康康常做的噩梦,就是人在考场、题没做完,交卷在即、非常焦虑。不过有些人的噩梦确实很“特别”。 在梦境中,多是暴力刺激性场面,比如追杀、打斗、激烈反抗等场景,自我感觉睡得不是很愉快; 在梦境外,这些人又常常和梦境“同步”,梦中打斗,梦外也拳打脚踢,让同床人很不愉快。 所以,每一个患有这种名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疾病的人,几乎都是因为伴侣的抱怨被发现的。 可这种障碍到底是个啥? 这种障碍不罕见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睡眠异态。 我们在睡眠时,看似躺着不动,其实大脑并没有完全“消停”,而是一直在浅睡眠-深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横跳”,先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浅睡眠,周而复始。这其中有一个阶段,我们虽然睡着,眼球却在快速摆动,同时脑电波也会异常活跃,同时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一系列反应。 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期也是做梦的“黄金时段”,大多数的梦境都是在此时出现,如果在这个时间将人唤醒,被唤醒者几乎都能清晰回忆起刚刚梦到的场景。但也有一些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后,身体的肌张力未消失,往往表现为在睡梦中也会跟着梦境拳打脚踢、大喊大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大部分为原发性,小部分继发于发作性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 在我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0.3%~2%,并不算罕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还会有所提高。 这个问题要警惕 当然,如果只是梦中“手舞足蹈”,那大不了就“分床睡解决一切”。 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前驱表现。 有研究者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患病2年后,就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当随访时间达到14年时,疾病进展的比例达到81%。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20年来增长了近20倍,且起病比较隐匿,导致很多患者初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关口。 如果患者发现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就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就诊排查,解决的不只是睡眠问题,也可能对潜在患者发现帕金森病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偶尔噩梦不可怕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谈梦色变”。 如果只是偶尔做噩梦,不必过于担心。 只有出现了以下特征的噩梦,才需要引起警惕。 1.变化显著 梦境的表现发生改变,噩梦增多,且经常充满暴力情节。2.动手动脚 家人发现自己会将自己梦中出现的挥拳、踢腿等行为在现实中做出来。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目前,这个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医生会结合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内容部分引用自《经常做这种噩梦,当心帕金森病找上门》,原载于《祝您健康》2021.4,原文作者为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浦佳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内容策划/排版:朱菁菁 原标题:《也就是做个噩梦,咋就帕金森了?》 阅读原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网上办理预约电话||中医神经内科裘昌林 ||网上代挂号
网上挂号:18768138470
裘昌林
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执业经历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社会兼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肌病学组顾问,“裘昌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特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研制的马钱子胶囊制剂已获得国家专利,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着重开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老年性痴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急性脊髓炎等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收到一定疗效。科教成果:培养继承人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裘昌林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领域:[展开全部]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执业经历: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善于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已经形成较强的专科、专病、专药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对神经系统的不少疑难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的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收到显著的疗效。从医30余年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及论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原创祝您健康祝您健康杂志收录于合集#生活常识27个
康康的一位前辈,最近碰上了麻烦。
这段时间,他经常做噩梦,有时1周会做好几个的噩梦,而且会说梦话、挥手打人,搞得妻子不胜其烦。
为了改善睡眠问题,他去医院就诊,打算开一些助睡眠的药物。
没想到,医生却说,他可能是一个“准帕金森”患者。
这就有点吓人了。
他说,自己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做个噩梦还能整出这么个大麻烦来?这种噩梦很特别
我们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
比如康康常做的噩梦,就是人在考场、题没做完,交卷在即、非常焦虑。不过有些人的噩梦确实很“特别”。
在梦境中,多是暴力刺激性场面,比如追杀、打斗、激烈反抗等场景,自我感觉睡得不是很愉快;
在梦境外,这些人又常常和梦境“同步”,梦中打斗,梦外也拳打脚踢,让同床人很不愉快。
所以,每一个患有这种名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疾病的人,几乎都是因为伴侣的抱怨被发现的。
可这种障碍到底是个啥?
这种障碍不罕见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睡眠异态。
我们在睡眠时,看似躺着不动,其实大脑并没有完全“消停”,而是一直在浅睡眠-深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横跳”,先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浅睡眠,周而复始。这其中有一个阶段,我们虽然睡着,眼球却在快速摆动,同时脑电波也会异常活跃,同时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一系列反应。
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期也是做梦的“黄金时段”,大多数的梦境都是在此时出现,如果在这个时间将人唤醒,被唤醒者几乎都能清晰回忆起刚刚梦到的场景。但也有一些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后,身体的肌张力未消失,往往表现为在睡梦中也会跟着梦境拳打脚踢、大喊大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大部分为原发性,小部分继发于发作性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
在我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0.3%~2%,并不算罕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还会有所提高。
这个问题要警惕
当然,如果只是梦中“手舞足蹈”,那大不了就“分床睡解决一切”。
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前驱表现。
有研究者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患病2年后,就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当随访时间达到14年时,疾病进展的比例达到81%。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20年来增长了近20倍,且起病比较隐匿,导致很多患者初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关口。
如果患者发现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就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就诊排查,解决的不只是睡眠问题,也可能对潜在患者发现帕金森病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偶尔噩梦不可怕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谈梦色变”。
如果只是偶尔做噩梦,不必过于担心。
只有出现了以下特征的噩梦,才需要引起警惕。
1.变化显著
梦境的表现发生改变,噩梦增多,且经常充满暴力情节。2.动手动脚
家人发现自己会将自己梦中出现的挥拳、踢腿等行为在现实中做出来。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目前,这个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医生会结合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内容部分引用自《经常做这种噩梦,当心帕金森病找上门》,原载于《祝您健康》2021.4,原文作者为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浦佳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内容策划/排版:朱菁菁
原标题:《也就是做个噩梦,咋就帕金森了?》
阅读原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网上办理预约电话||中医神经内科裘昌林 ||网上代挂号
网上挂号:18768138470
裘昌林
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执业经历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社会兼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肌病学组顾问,“裘昌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特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研制的马钱子胶囊制剂已获得国家专利,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着重开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老年性痴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急性脊髓炎等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收到一定疗效。科教成果:培养继承人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裘昌林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领域:[展开全部]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执业经历: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善于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已经形成较强的专科、专病、专药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对神经系统的不少疑难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的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收到显著的疗效。从医30余年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及论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原创祝您健康祝您健康杂志收录于合集#生活常识27个
康康的一位前辈,最近碰上了麻烦。
这段时间,他经常做噩梦,有时1周会做好几个的噩梦,而且会说梦话、挥手打人,搞得妻子不胜其烦。
为了改善睡眠问题,他去医院就诊,打算开一些助睡眠的药物。
没想到,医生却说,他可能是一个“准帕金森”患者。
这就有点吓人了。
他说,自己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做个噩梦还能整出这么个大麻烦来?这种噩梦很特别
我们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
比如康康常做的噩梦,就是人在考场、题没做完,交卷在即、非常焦虑。不过有些人的噩梦确实很“特别”。
在梦境中,多是暴力刺激性场面,比如追杀、打斗、激烈反抗等场景,自我感觉睡得不是很愉快;
在梦境外,这些人又常常和梦境“同步”,梦中打斗,梦外也拳打脚踢,让同床人很不愉快。
所以,每一个患有这种名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疾病的人,几乎都是因为伴侣的抱怨被发现的。
可这种障碍到底是个啥?
这种障碍不罕见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睡眠异态。
我们在睡眠时,看似躺着不动,其实大脑并没有完全“消停”,而是一直在浅睡眠-深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横跳”,先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浅睡眠,周而复始。这其中有一个阶段,我们虽然睡着,眼球却在快速摆动,同时脑电波也会异常活跃,同时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一系列反应。
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期也是做梦的“黄金时段”,大多数的梦境都是在此时出现,如果在这个时间将人唤醒,被唤醒者几乎都能清晰回忆起刚刚梦到的场景。但也有一些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后,身体的肌张力未消失,往往表现为在睡梦中也会跟着梦境拳打脚踢、大喊大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大部分为原发性,小部分继发于发作性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
在我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0.3%~2%,并不算罕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还会有所提高。
这个问题要警惕
当然,如果只是梦中“手舞足蹈”,那大不了就“分床睡解决一切”。
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前驱表现。
有研究者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患病2年后,就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当随访时间达到14年时,疾病进展的比例达到81%。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20年来增长了近20倍,且起病比较隐匿,导致很多患者初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关口。
如果患者发现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就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就诊排查,解决的不只是睡眠问题,也可能对潜在患者发现帕金森病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偶尔噩梦不可怕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谈梦色变”。
如果只是偶尔做噩梦,不必过于担心。
只有出现了以下特征的噩梦,才需要引起警惕。
1.变化显著
梦境的表现发生改变,噩梦增多,且经常充满暴力情节。2.动手动脚
家人发现自己会将自己梦中出现的挥拳、踢腿等行为在现实中做出来。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目前,这个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医生会结合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内容部分引用自《经常做这种噩梦,当心帕金森病找上门》,原载于《祝您健康》2021.4,原文作者为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浦佳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内容策划/排版:朱菁菁
原标题:《也就是做个噩梦,咋就帕金森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