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帮助66717位患者
裘昌林医生网上挂号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裘昌林黄牛代挂号预约安排自己的就医时间

Time:2023/7/5 20:09:22关注:41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裘昌林黄牛代挂号预约安排自己的就医时间

网上挂号预约电话微信同号:18768138470

裘昌林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

  微信截图_20230522090739.png

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

    擅长领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执业经历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社会兼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肌病学组顾问,“裘昌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特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研制的马钱子胶囊制剂已获得国家专利,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着重开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老年性痴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急性脊髓炎等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收到一定疗效。科教成果:培养继承人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裘昌林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领域:[展开全部]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执业经历: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男,1944年出生,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副处级调研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善于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已经形成较强的专科、专病、专药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另外,对神经系统的不少疑难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的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收到显著的疗效。从医30余年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及论著,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诊治中风病、重症肌无力、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痴呆、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等,尤其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重症肌无力

    虽然中药在缓解症状方面不如西药起效快,但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推迟使用西药时间、降低西药副作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增效减毒,尤其在帕金森病早期和改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方面,中医特色疗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中医怎样认识帕金森病

    第一,年老肝肾精血渐衰。到了中老年阶段,人体肝肾精血逐渐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肢体筋脉肌肉,导致身体拘急、动作迟缓。阴虚阳亢动风,或久病阴损及阳,阳虚失统,也会出现筋纵而摇,即肢体包括头部乃至全身的摇动颤抖表现。

    第二,情绪变化和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肝主情志,情志不遂则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耗伤肝肾精血,筋失濡养,筋急而拘,阴亏阳亢风动而颤。帕金森病人合并忧郁症的比例非常高,为30%~50%,这个与中医认为的情志不遂会导致帕金森病相符。

    第三,房事过度,耗伤肝肾精血。肝肾精血同源,肾精靠肝血充养,肝血由肾精化生。房事过多易损伤肾精,继而导致肝血不足,肝肾皆不足,筋脉则失于濡养,会出现动作缓慢僵硬;肝肾不足又可阳亢化风,出现颤抖等症状。总之,中医学认为性生活过多与帕金森病有直接关系。

    第四,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精血亏虚不能濡养肢体筋脉肌肉,导致身体拘紧,动作迟缓。此外,还会出现阳气郁逆化风,风动而颤,或久病阴损及阳,阳虚失统,筋纵而摇。

    “分病论治”帕金森病

    第一,分期论治

    一般认为帕金森病分三期治疗比较合理。早期有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但是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治疗以滋阴养血或加熄风为主,可以纯中药治疗。到了中期以后,日常生活需要帮助,考虑到久病入络的情况,要补养气血、活血熄风。晚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考虑到阴损及阳,就要中西医结合治疗,需用阴阳双补、熄风活血的药物。

    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后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时用到涤痰通络、降火解痉之法;但对于帕金森病本身的症状,还是以滋养气血熄风的药物为主。

    第二,分型论治

    帕金森病按运动症状主要分两个类型:一个僵直少动型,一个震颤型。震颤为主的认为是肝风内动,多数为血虚风动,所以要养血熄风;僵直少动的认为是精血亏虚,筋失濡养,所以养血柔筋为主。僵直少动型用帕病1号方,即连梅汤合四物汤加减的方剂;震颤型用帕病2号方,即帕病1号方加天麻、钩藤等平肝熄风的药物。

    第三,分类论治

    现代医学将帕金森病症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症状,一类是非运动症状。中药治疗非运动症状有优势,能够解决便秘、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忧郁、焦虑、麻木、疼痛等问题。

    应用中医治疗注意啥

    药量要轻,偏性要小

    用药不可过寒过热,不可过腻过燥,长期治疗的剂量一定要轻,每味药量控制在15克以内。临床组方时,尽量不用金石等重镇类药物,一是避免重金属中毒,还要避免妨碍脾胃、镇潜压抑阳气。

    气中求血,阳中求阴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是互根的,所以慢性疾病中经常见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情况。所以,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一定要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思路,临证时阴血不足也加参附类中药。

    久病入络,宜予活血

    临床中很多帕金森病例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患者,符合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理论。所以,治疗中我们常酌情使用一些活血药来加强疗效。

    佐用宣窍,引药入脑

    帕金森病的病位在脑,临床上我们使用菖蒲、远志类开窍醒神的中药作为舟楫之品来引药入脑,疗效不错。


  1. 相关资讯